太大,不太好解答。
民国时期,我国倡导通才的教育,21世纪我们倡导全才的教育。
教育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依据当前的时代任务。
我国的教育,有着中国特色,时代的特色,国情的特色。
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三个代表,再到“中国梦”的提出,我们从落后挨打到经济复苏,再到走向强国路,教育改革不断在摸索中前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
为了改变落后的局面,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在这个时期,我们招商引资,不断引进外资企业入驻本土,输送学员出国深造,再回国发展。高薪聘请国外技术人才到国内进行指导,培训。不惜一切成为代工厂加工大国,降低人力成本。没有技术,学习技术,从国外购置正品,分解研习技术,打造本土品牌。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山寨”盛行。但也多亏了这些“山寨”品,我们不仅可以以低成本来一窥国外高新科技一二,还为我国的创新研发打下了一定坚实的基础。因为,需要迫切发展经济贸易,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培养了很大一部分的工商管理,储备了一系列的外语种人才。
再后来,当经济条件,技术水准达到了一定条件,我们开始追求品质,逐渐摆脱代工厂大国的定位,开始走技术革新的道路,此时,我们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人才的培养开始精英化,逐渐提高国家的开放程度,建立自贸区。进一步开放市场经济。
而现在,国情民心逐渐趋于稳步发展。人们生活已逐渐步入小康,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要有之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大国的概念要深入人心,凝聚人力。“中国梦”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提出的。这时,我们教育的任务就要转移到培养国家领军任务的道路上。
因此,中国的教育依据时代的不同,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也会不同。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目标如何转移,教育所培养的对象,都必定是要推动国家发展进步,能够继承国之优良传统,巩固国家根基的人。
所谓,天下之大,无处不教育;人之优劣,无教育而可以为也;固国之基,行教育而无可撼也。
以上,为笔者愚见,在此。
中国的教育总体呈现出一个金字塔型。
小学初中时处于金字塔的底层。学生广泛狩猎,大量学习各种知识,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都要学习。这时候学的虽多,但学的都很浅,基本都是各个学科的最基础知识。
高二文理分科后,金字塔上了一层。这时候理科生需要学习语数英物化生,文科生需要学习语数英政史地。学习的科目变少,但学习的难度提升,知识需要掌握的更为深入。
大学时期,金字塔又上了一层。这时候,每个学生都需要选择一个专业,主要学习此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比如学医的主要牵涉到生物化学知识,学汉语言文学的主要牵涉到语文知识,学英语的主要牵涉到英语知识……
硕士研究生时期,金字塔更上一层。这时候主要学习专业里面的某一门专业课,目的是把该门专业课学的更深入,学的更精湛。当然难度大大提升了一步,一般跟着导师做一些项目或者创作一些优秀论文。
博士研究生时期,来到了教育金字塔的最顶端。此时主要抓住专业课知识的某一点,开始慢慢的探索,苦苦的钻研,将某一个知识点彻底学透彻,并尽可能的发现或创新出该方面的知识。
学习知识从体到面,再具体到某一点,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学到一手技能,能够在社会的某个层面上成为“大师”。伴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及人们教育理念的提升。从比例上来看,教育金字塔的中层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人,但目前来讲,教育顶端人数所占的比例仍然是很小很小。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