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口气刷完《加勒比海盗》系列5部电影。想来也觉得好笑,这系列从2003年就开始有了,我竟然在2022年才一次性看完,而且是因为德普和艾梅柏的官司在国内上热搜后才想起来的。
德普和艾梅柏
电影中杰克船长角色的设定是比较奇特的。因为刻板印象中,好莱坞主角,特别是男主,基本上都是高大上、阳光、硬汉、帅哥这类的形象。而杰克船长全部避开了这些经典的男主特征。反倒是奥兰多·布鲁姆饰演的will turner全部符合了上述条件。顺带说下,这帅哥饰演过电影《魔戒》里的精灵王子。杰克船长从头到尾都是一副邋里邋遢,gay里gay气的,却运气爆棚的搞笑角色。同时他又把自私自利、临阵脱逃、毫无担当的特性演绎得十分出色。网络上有很多文章都在说杰克船长的原型是“棉布”杰克。甚至更荒唐的文章把弗朗西斯·德雷克或者爱德华·蒂奇都说成是杰克原型的也有。他们是海盗不假,但硬说成是杰克船长的原型就未免太扯了。德普本人在接受采访时则说滚石乐队的吉他手keith richards是其创作杰克船长形象的来源。
奥兰多·布鲁姆
按照好莱坞的尿性,拍摄这种有些许史实依据的电影,如果不能美化,也要尽量淡化其历史的真实面目。简单来说,就是烧杀抢掠这种史实可以画面一笔带过,然后用自由、浪漫等叙事手法转移观众的注意力。第五部《死无对证》开头抢劫银行的戏剧性表演就“处理”得很好。梭哈看完电影后,特意去查阅了些资料,跟大家分享下真实的加勒比海盗。
加勒比海地区就是处于北美和南美之间的那一群小岛,包括大家熟知的古巴、多米尼加、海地、牙买加、巴拿马等岛屿。岛上土著是原始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也分不同部落,加勒比地区的原始印第安人是泰诺族,性格比较温和,爱好和平(哥伦布说的)。而从南美大陆过来的印第安人,则是食人族。在13世纪的时候,南美大陆地区过来的这些食人族,会攻击泰诺族,抓到男的就吃掉,抓到妇孺就押回去当奴隶或者当生育工具。对泰诺族来说,这群食人族应该算是最早的一批海盗。
哥伦布第一次从西班牙出发远航就是到了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以为自己到达了亚洲。这哥们儿接下来又陆续进行了四次这样的远航,基本把加勒比海地区给摸透了。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宝就此从加勒比地区疯狂转运到西班牙。西班牙从破落户一下子成为暴发户。后来又组建了不可一世的无敌舰队。在第四部《惊涛怪浪》中,巴博萨率领的英国海军在海上遇到三艘西班牙战船时,已经做好了开战牺牲准备。结果西班牙人连正眼都不瞧,直接开了过去。这就是当时西班牙人的实力。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原先是他们在用的。后来被英国海军联合海盗们打败,这个称号才被盎撒人拿走了。干掉无敌舰队后,英国海军又调转枪口对准海盗们。可见翻脸不认人是他们一贯的传统。当然,这些海盗们大多不是什么好鸟就是了。
西班牙成为暴发户后,为了其利益,不允许其他欧洲国家染指美洲的殖民地。碍于其无敌舰队的存在,英国、法国、荷兰明着干不过,就暗地使用海盗们。大名鼎鼎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是最大的海盗头目。她颁发政府认可的私掠许可证给海盗们,用来专门劫掠西班牙的商船。
《聚魂棺》中cutler beckett勋爵拿出来的证书就是这种。劫掠来的财富五五开,海盗女王各一半。海盗们没船也没关系,女王来提供,顺带收取租金。反正她那些船泊着也是泊着,还会产生维护费。不如租给海盗们,一举两得。万一海盗们被西班牙海军抓到,英国就推说是个人行为,该咋整就咋整。这些被抓的海盗们也认命了,该绞死的绞死,该砍头的砍头。毕竟那个年代在西欧陆地上没啥好工作。除了种地、捕鱼、捕猎、打铁、造船之外,也没多少正经工作的。丝绸之路被阿拉伯人垄断,海上贸易被西班牙人把控,街头到处都是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当海盗是发家致富最快捷的途径,对他们来说,没啥好丢人的。
事实证明,劫掠西班牙商船绝对是实现人生财富自由的最佳途径。因此越来越多的海盗们加入了进来,包括闻名于世的弗朗西斯·德雷克。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极之间的德雷克海峡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就是这哥们率领海盗们和英国海军一起,把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给干没了。
电影中黑胡子的原型被认为是爱德华·蒂奇基本上是被大家认可的。不管是从他的外观形象还是处事风格,都跟现实没太多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现实中的黑胡子不会魔法,而且成了英国政治斗争中扫黑除恶的牺牲品,被杀了。
周润发扮演的邵峰以及出现的miss ching清夫人,估计让很多中国观众懵逼了一会儿。因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会认可海盗这种组织的,所以国内基本看不到对海盗的历史介绍。中国最早的有组织的海盗集团,应该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孙恩和卢循。南宋(不是赵家的那个南宋)开国皇帝刘裕就是靠平定孙恩和卢循发家的。当时孙恩和卢循都快把东晋首都石头城给攻破了,幸好刘裕及时赶到。后来这哥俩被刘裕给灭了,但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中国海盗们的祖师爷。
邵峰的原型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清两朝福建广东有人多人跑到南洋谋生。有些人是在那边做打劫商船的勾当,基本上就是海盗了。
清夫人的原型我一开始以为是日本人,因为那个妆画得很鬼。然后听到她自报家门说miss ching时,我又以为在暗指老佛爷,因为我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后来网上查了下,才知道ching可以是指郑氏。所以,最符合的原型是郑一嫂,也叫郑石氏,原名叫石香姑。第一任丈夫就是郑一。石、郑两家都是海盗世家。
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很多沿海靠渔业为生的百姓迫不得已被逼成为海盗。郑成功攻打南京失败后退回台湾。有一部分将领来不及走,又不愿意归顺清朝,就跑去香港一带,融入当地海盗。当时最大的是有七个帮会,郑一嫂所在的就是实力最强的红帮。后来红帮整合了这一带的海盗帮会,成为海盗头。所以,电影把郑一嫂列为世界九大海盗头目之一是有历史依据的。现实中,她最轰动西方的战绩是1809年在广州内河击败并俘获了一艘英国军舰。后来清政府联合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共同围剿郑一嫂,但均被其化解击退。最后,她还是投降了清廷。顺便八卦下,郑一嫂的第二任丈夫是其养子张保仔。上世纪香港那边有拍了部电影专门讲她的故事。
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盗们,除了劫掠商船,他们还贩卖黑奴。这个在电影中当然不可能被拍摄出来。但黑胡子对一些黑人奴隶施以魔法让其不停为自己工作,可以勉强理解为含蓄的暗示。当时整个美洲都缺劳动力,而买卖黑奴是完全合法的勾当。因为不但西方人不把黑奴当人看,非洲当地的酋长也不把他们当人看。当英国率先立法禁止黑奴贸易时,非洲的酋长们首先不同意。因为这个会断了他们的生意来源。结果就是在英国首先立法,欧洲其他各国陆续跟进立法后,贩卖黑奴的活动又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直到美国内战南方战败后,才真正意义上结束了贩卖黑奴的活动。中国人也被当奴隶贩卖过。美国的铁路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人修建的,这些中国人被称作猪仔,命运比当年的黑奴还惨。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上海在英文里头被当作动词使用了。我学了这么多年英文,第一次知道。第二部《聚魂棺》中,杰克船长对bill turner (will turner老爹)说了一句,he shanghaied you into service, eh?我当时没看字幕,但听到shanghaied的时候不自觉停顿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回放后才发现我没听错,英文字幕写的就是shanghaied。带着好奇心去查了资料,发现shanghai由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被开发出更多的用途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迫开放成为通商口岸。同时期,美国的旧金山等西海岸城市也日渐发达。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贸易,往来美国西海岸和上海的航线需要大批的水手。那个时候往返的时间不像现在只需要十来天,而是需要好几个月。船上的条件又十分恶劣,自从黑奴贸易被彻底废除后,当水手的收益已经没有以前当海盗的收益来得划算了。和船公司签订合同后,在合同到期前,是不允许中途退出不做的。按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不能随意离职。又碰巧赶上加州淘金热(出现新的风口),很多水手纷纷弃船登陆去西部淘金。
船公司缺水手,就开始蒙骗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给他们描绘大航海的美好。后来坑蒙骗不行了,就开始恐吓、暴力甚至绑架一些底层人去船上干活。干这些勾当的商船基本上都是走上海到美西航线的。所以,当时被骗上船的这些人,就会说we are shanghaied,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被骗了。欺骗他们的人,也被叫做shanghaier,就是拐骗者。所以,跟英语国家的人聊天时,上海人一定要说自己是shanghainese,不要说shanghaier。
我在网上有看到文章说这个词把上海给抹黑了。其实没必要往这方面想,当年那些水手也是被坑惨了,刚好是碰到去上海这么一条航线才衍生出这么一个词汇出来。比起抹黑上海,那些被当作猪仔从上海贩卖到北美的中国人,才是真的惨。
如同三百多年前发现新大陆时,那群无所事事、穷困潦倒的欧洲男人们(海盗船上不允许有女人,电影中也交代过了)拼了命也要去当海盗一样,上海的这些中国人被广告上的淘金热给骗了。这也是一群衣衫褴褛的底层中国人,怀着大洋彼岸的梦想,被当作猪仔成批地运往美国西部。大部分人在途中就死掉了,跟当年的黑奴一样,基本是十存一人。上世纪香港电影《中华英雄》就有郑伊健在船上吃蟑螂的情节。徐锦江把资本家演绎得淋漓尽致,打着节日的名义请工人们吃鸡蛋,等鸡蛋被吃完后,又要从工资里面扣除费用。这些行为其实跟海盗没有任何区别。
回到今天的现实中来,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资产、美军劫走伊朗油船、美元大放水收割全球资产等,这些都是新时代的海盗行为。只不过更加隐蔽了。
差不多就这些了,我也没想到能查出这么多相关的历史资料。写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有错误之处,请各位斧正。码字不易,喜欢的就点个赞吧!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