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鞭炮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是爆竹,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纸张、火药,只能火烧竹子发出啪啪的响声,把这种响声称为爆竹。
那么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呢?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物,每到腊月三十的晚上就会出来祸害人们,这种怪物最害怕火和爆炸声,老百姓为了驱赶这种怪物,就准备了大量的竹子,到了这天晚上就会燃起大火发出激烈的爆声,怪物听到之后就会躲的远远的不敢进前。
后来,民间发生很多的瘟疫,老百姓把这种瘟疫称为妖邪鬼怪在作乱,为了驱赶这些瘟疫,也会用燃放爆竹这种方法来应对。
到了战国时期,一些道家,炼仙丹的时候,发现硫磺火硝和木炭掺在一块会引起爆炸,于是火药这个产物就诞生了。最初的火药,只是用于杂耍表演的时候,作为礼花使用,到了唐朝末期,开始制造了火炮,火药也开始利用到战争之中。
随着纸的发明,鞭炮也诞生了。这个时期,每当到了腊月三十,老百姓不再燃烧竹筒,用鞭炮代替了爆竹。人们开始把这一天定为过年,这种风俗从当初的少数地区迅速的遍及全国,一直延续到现在。
到了明清年代,民间每逢碰到喜庆事或者婚丧嫁娶也会燃放鞭炮,其寓意就是驱赶不吉利的妖邪鬼怪。有的时候,如果发生了瘟疫,老百姓把这些现象认为是瘟神祸害人们,同样用燃放鞭炮的办法来驱赶。
到了近期,人们把燃放鞭炮当做庆贺喜庆事不可缺少的用品。过年的时候或者结婚娶媳妇的时候都会放上几挂鞭炮,或者几箱礼炮,以示对这种场景的庆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