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不论时间过了多久,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除了是对文化命脉的延续,也是在时刻警示着我们。面对历史,我们除了敬畏,还要坦然和客观。
在数千年的改朝换代的长河里,历史从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哪怕是一碗面条,在过了4000余年,依然破土重现人间。令人震惊的是,这是世界上第一碗面条,由小米制成,就出土于青海省喇家遗址。
谈到面条,中国人对面条的吃法太有学问,南北水土不同,面条的讲究各具特色。南方的面条,以细面为主,细面主要以汤面为主,像杭州的“天下第一面”就是一种汤面。北方的面条,吃起来劲道,喜欢香辣,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面条尤其出名。
可若细究,具有4000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的一碗面条,实在难以讲个通透。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汇聚中国所有面条,五花八门也不足以形容。光是”青海拉面”和兰州拉面“,就已经令人傻傻分不清,二者之间也始终争论不休。
我第一次去兰州旅游的时候,当地人声称兰州没有“兰州拉面”,只有“兰州牛肉面”。那么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兰州拉面”究竟是哪儿的呢?通过这次的青海萨拉尔故里民俗文化园之旅,我才算是梳理清楚这碗面究竟是怎么回事。
“兰州拉面”实际上是青海撒拉族开的,他们以“兰州”之名义,让青海拉面火遍全国。但少有人知道这“兰州拉面”其实就是青海拉面,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拉面就该是兰州的。
据统计,在2012年以前,市场上90%的“兰州拉面”都是青海撒拉族开的,也是青海撒拉族让“兰州拉面”遍布全国。也就是说,青海拉面披着“兰州拉面”的外衣,火遍了全国。
如今,国内各地经营的“兰州拉面”店多达7500多家,输出劳动力4万人。不论是在京津冀、长三角还是珠三角,拉面店名声随着众多人口的流动而传遍四方,同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并称中国小吃三巨头。
虽说“兰州拉面”名气大,可实际上厉害的还是这青海拉面,可谓是“真人不露面”。青海拉面的历史可算是深厚。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面条,直接改写了中国面条起源的历史,顺便向前推进了2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碗面条,足足沉睡了4000余年。
2002年喇家遗址的发现令人惊喜又意外,出土的所有文物中名气最大的竟会是一碗面,当时出土的文物包括有人体骨骼、陶器、玉石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个盛有面条的陶碗,因为它改写了历史。
在所有国家有关面条的文献记录中, 中国的文献记录最早, 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000年前后的东汉时期。但在没有文献记录的2000年前,甚至更早的史前时期,古人是否有吃面条的习惯?又是从何时开始制作面条的,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这一直是个谜。
直到喇家遗址这碗面的“问世”,直接挑明了真相,提供了我国古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制作面条的最有力的证据。更为惊奇的是,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一碗面并不是由麦子做成,而是由小米合成。
小米并没什么黏性,怎么可能做成面条呢?后来,考古学家通过层层实验与研究,最后证实小米其实是可以做成面条的。同时,这碗面条的出现,也解决了另一个重要争论:究竟是谁发明的面条?
在喇家村面条出土前,中国制作面条的文字纪录最早是出现在东汉时期。但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因为他们吃面条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历史。而意大利人更觉得他们发明面条的时间要早于中国。
现如今,喇家遗址的发现令这番争论有了答案:中国在4000年前就已有面条,比迄今可考的年代还早了两千年。发明面条的究竟是谁?不言而喻!
这一成果的发现,在2005年刊登于英国《自然》杂志上,在全世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不知道当时的意大利人听闻这一伟大的中国考古发现后,脸蛋会不会感到发烫呢?当时,我站在文化园的博物馆内,内心澎湃不已。
万万没想到,“兰州拉面”是如此厉害,也没想到过了4000余年,这碗面还能保存完好。据悉,考古学家还在这碗面内发现了动物骨头碎片,说明它还是一碗荤“面条”。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