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如此地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一百岁感言》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明白,但是真正能领会其中精神,并且将其融入现实中的却寥寥无几。
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加适应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为了追求所谓的理想生活而“内卷”起来,让那根名为“压力”的弦绷得越来越紧。
可是,这样真的是正确的吗?
我国著名文学家杨绛先生对于这样的现象,曾经表达过自己的一番见解,她说,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不痛苦也难。
杨绛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太多,是绝对有资格说出这番话的。
于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杨绛先生为什么会这样说,便成为了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01 杨绛先生的一生
杨绛先生之所以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与其人生经历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她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因为对文学的兴趣以及在这一领域的刻苦钻研,成功成为了清华大学文学系的一个学生。
或许在别人眼里,杨绛是一个幸运的人,她不仅有高学历、与其契合的爱人,还有着在文学方面的深厚造诣,有着属于自己的功成名就。
可是没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杨绛的一生同样经历过颠沛流离,所有的一切也同样来之不易。
她因为战争的影响,杨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漂泊无依的状态当中,她的父母带着她四处迁移,一路上目光所及之处几乎全是战火和硝烟。
百姓们在流离失所,而战士们在冲锋陷阵,在为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样的场面深深刻在了杨绛的脑海中,让她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愈发深刻,也让她的作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杨绛遇到了钱钟书,两人对彼此一见倾心,在1933年喜结良缘后,一同走过了人生的大半路程。
可是人终有一死,两个人互相陪伴和支撑的生活,终究要随着其中一个人的离开而结束。
都说后离开的那个人更痛苦,或许是杨绛不舍得钱钟书如此,所以她成为了后者。
对杨绛先生来说,钱钟书的离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这种悲痛当中走出来。
但是走出来了不意味放下,杨绛先生知道,她的爱人现在最想看到的,是她振作起来,带着两个人的目标继续向前,将文学这条路走得更加深远,为文学事业创造更多的贡献。
02 物欲横流的世界
凭借着这一力量的支撑,杨绛先生继续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文学领域当中。他不理会外界的纷繁复杂,虽然身处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当中,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一颗初心,生活在自己开辟的净土当中,潜心创作。
不仅如此,杨绛先生还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便是将她与钱钟书的积蓄全部捐赠给了清华大学。
希望能用这笔钱来带动文学补助事业的发展,让更多对文学有兴趣、有天分的人能够不用因为钱财而发愁,能够摆脱经济带来的负担,一身轻松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令人没想到的是,当事情发生之后,有很多人都表示了不解,认为杨绛不应当如此“随便”地把毕生积蓄就这样拿出来。
其实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上看,这样做确实有些不理智,毕竟每个人都是需要生活的,绝大多数人忙忙碌碌大半生,不就是为了多赚点钱,能够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生活得好一些吗?
但是,当这些人在被快节奏裹挟着向前走的时候,常常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为了什么而活着。
这个问题看似有着一套标准答案,无非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让家人过得更幸福,让自己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并且取得某方面的成就等等。
但是“标准”并不意味着“正确”,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始终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始终沉浸在对物欲的追求当中,那么他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在这短暂的几十年过去之后,他又真正收获了什么呢?
所以,与其说人们并不理解杨绛先生的选择,倒不如说是杨绛先生已经达到了“众人皆醉我独醒”。
她意识到了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会让人痛苦地活着,而她的做法和选择恰恰是让自己摆脱了这种痛苦,得到了真正的快乐,也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03 不要痛苦地活着
正所谓“人终有一死”,正是因为生命总有尽头,才会让活着的每一天都异常珍贵,才会让人们去思考到底要如何活着。
很显然,杨绛先生早已想明白了这一切,在经历过人生的坎坷、生活的幸福与爱人离世的悲痛之后,她更加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做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
所以,杨绛先生才会不在意任何的身外之物,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积蓄,并且不浪费人生中的每分每秒,为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事业付出一切。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杨绛先生的境界,能够意识到若是被社会的物欲横流所裹挟,那么一定会生活得很痛苦这个道理。
但是最起码每个人都要做到“不要痛苦地活着”,也就是要对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负责,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追寻真正能让自己开心的目标,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奋力向前。
只有这样,才能够坚守住本心,才能够抵御住外界的诱惑,才能够在某一天回头看自己这一路是如何走过时,感受到的情绪全部都是幸福,而不是痛苦。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