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利运车厘子来到我国,大多数都是海运,只有极少量的是空运。海运车厘子从智利的港口出发,到我国的港口一般要20多天的时间。(当然也有个别直达特快的轮船,可能用时少一些,这里不作讨论了)。
在很久之前,我们写过一篇《久放不坏且整齐划一的车厘子背后,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黑科技?》的相关文章,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和关注。
今天,我们再更加系统的讲一下,智利海运车厘子是如何练成“不坏金身”的?
保鲜的第一步:采后处理
采后处理是任何水果保鲜的第一步,水果能贮藏多久,要看采后处理及时还是不及时,做没做到位。
车厘子一般的采后处理方式,有预冷、消毒、分拣等。无论是在智利,还是在我国,车厘子成熟的时候,当地都是比较热的。当车厘子在枝头挂着的时候,果肉也是温度非常高的。这叫“田间热”。预冷就是要把大樱桃的田间热降下来。
通常的方式是,利用1℃左右的水来进行预冷。
降低温度的目的,就是降低大樱桃的呼吸速率,减缓代谢。至于温度与呼吸速率的关系,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初中生物书,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大樱桃预冷的同时,一般也会进行消毒和杀菌,这时候会添加食品消毒剂和食品杀菌剂,我知道的常用杀菌剂多是酸性溶液。
然后是分拣,将坏果挑出去,不同大小的果品进行分级。无论是预冷、杀菌、分拣,这些都是在一个类似流水线的大车间中进行的,不是靠得人工。
基本上到这里,采后处理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入库了。
保鲜的第二步:气调贮藏
国内的大樱桃预冷分拣完成后,一般是直接进气调库。所谓的气调库就是在冷库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气体成分的调节。通过控制贮藏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氧气浓度、乙烯浓度等等,来控制大樱桃的呼吸作用。
海上的货运船舱中,智利车厘子都是装在冷藏集装箱中,集装箱除了温度低外,也通常进行气调,与国内的气调库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冷藏集装箱中,智利车厘子开始了航行之路,经过20多天的时间,到了我国的港口。
另外,智利车厘子也会在箱子利用包装袋来进行气调,说白了,就是让箱子里的氮气更多,从而让车厘子能贮藏更多的时间。
保鲜的第三步:外界气温
智利车厘子到了我国后,从港口运输到各地,靠得是什么?什么也不是,主要是老天爷赏了一口饭。
在物流的路上、在超市里,智利车厘子放得时间都是非常长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这里是冬天,天气冷。
如果是夏天的话,像六月份的大樱桃,不放冰箱里,在室温下摆着,很快就会腐烂掉,是无论如何也练不成“不坏金身”的。
冬天我国普遍气温比较低,像北方都是零下的温度,这自然大大降低了智利车厘子的贮藏和运输成本。
在超市销售的智利车厘子的损耗,是要比我国大樱桃的损耗低很多的。
有了这三个因素,成就了智利车厘子的不坏金身,大大的延长了智利车厘子的货架寿命。
其它因素
智利车厘子的货架寿命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品种,智利海运过来的车厘子一般都是皮厚肉硬的车厘子品种,比如桑提娜。
皮厚肉硬,自然耐贮藏,耐运输。
如果你从智利往中国运“黄蜜大樱桃”或者“中国小樱桃”,估计这个方法就不够用了,运过来也应该会烂掉一般。
一个耐折腾的品种,是保证能运输到我国的最基本的条件了。
水果的保鲜的重要性
只有搞水果产业的才能认识到水果保鲜技术到底有多重要。以苹果为例,为什么一些比较好吃的苹果品种被红富士淘汰掉了?为什么红富士苹果能这么普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就是红富士苹果能贮藏吗?
其它苹果品种的货架周期短,贮藏成本高,自然就落了下风。
如今都是商品化栽培,种出来的水果都是要经过多步骤的处理的,大宗水果的销售,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从地里摘下来,从地头就给你装箱发走了。这种只能解决一小部分果品的销售,大量的果品都是要进行采后处理、贮藏、物流分发的。
其它水果的保鲜
除了车厘子外,这里也简单讲讲其它果品的保鲜方式。有些水果与车厘子不一样,比如苹果、柑橘、橙子等。
比如柑橘,很多柑橘外皮都是打蜡的,主要是锁住水分,让水果不至于干瘪,延长水果的货架寿命。我们在超市里看着一些水果油光锃亮、摸起来非常光滑,就是在外皮上打了蜡。
打蜡在橙子和柑橘中,是比较常用的保鲜手段。
除了这些手段外,还有一些比较先进但成本比较高的手段,比如“保鲜贴膜”,这是一种能产生类似乙烯抑制剂的生物贴膜,贴到水果上就能抑制果肉中乙烯的产生,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还有一些后熟型的水果,像芒果、猕猴桃。这类水果为了降低成本,通常就都是用“提前采摘”的方式来进行保鲜。
好处是成本低。坏处大家都知道了,消费者需要自己来催熟水果。
最后,之前写的一篇关于水果打蜡的文章,大家有想了解的,也可以看一下。
《水果打蜡技术是毒门邪术,还是正道神功?》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