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会流逝吗?人工智能能否代替人类?机器会思考吗?一切都是相对的吗?为什么会有道德?什么是美?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海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就人们自古以来对科学及哲学的疑惑进行了解答,并且提供了伟大思想家的解释,是对人类最佳思想独特、易懂、简洁的概括。
“人类的大脑控制着记忆、视觉、学习、思维,同时,也在人类有机系统的自主行为与自主活动中发挥着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对物理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后,将信号传输到大脑中的特定位置。这些细胞协同工作,让我们拥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记忆,并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大多数情况下,大脑都能正常运转,只有当其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它有多么脆弱。……17世纪科学革命开始时,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儿假定大脑中的一部分(他将其称为‘松果体’)是通往灵魂的入口。你,或是你自己,就位于这扇门的后面,大脑向你传递信息,你也可以对大脑发号施令,从而引发一系列事件,让你能够走路、说话,甚至对意识问题感到愤怒。这就是20世纪的吉尔伯特·莱尔所说的‘机器中的幽灵’模型,即大脑—身体系统是个庞大的机器,功能是将信息带给‘幽灵’,再由它传回指令。笛卡儿实际上并非将人体内的自我喻为飞船中的飞行员,但基本上这就是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像这样思考意识无法让人满意,这显然束缚了科学的发展。事实证明在这个模型上,无论神经学怎样研究,都会遇到这扇通往意识世界的紧闭的大门,门后则是一个与物理世界紧密联系的奇妙世界。灵魂世界是被科学拒之门外的,将灵魂与身体联系起来的系统亦是如此,我们对这套全新的法则与力量一无所知。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不愿意遇到这样的禁区。”在《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开篇,作者就发出了“我是机器中的幽灵吗”的哲学疑问。看完文字你会发现,“哲学是问题而非答案”,本书没有真正回答任何问题,而是提出更多的问题,激发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未知领域。
当然,能提出如此深邃的问题,跟作者本身所学专业和经历有关。作者西蒙·布莱克本被誉为“英语世界杰出哲学家”之一,还曾被美国教育界评为“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健在哲学家”之一。他是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也是北卡罗来纳大学哲学研究教授,畅销著作有《牛津哲学辞典》《思考》《做个好人》《色欲》《真:解惑指南》《如何阅读休谟》等。其中,《牛津哲学辞典》是一本客观、权威的英文哲学词典,已被翻译成15种语言;而《真:解惑指南》则是一本关于真理及其扭曲的哲学思想的指南,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
在《这究竟是为什么》序言中,作者西蒙·布莱克本对困惑人们的哲学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在书中列举的20个问题,是无论男女老少都时常会感到困惑的问题。就算不去主动思考,这些问题也会自然而然地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现。尽管很多时候都难以解答,我们却都想知道答案。然而,哲学似乎更关注问题本身,而不是做出解答,这在学术学科中可谓独树一帜。哲学似乎一直以来都没有给出共识性或确定性极高的答案,这对于研究哲学的人来说,终是遗憾,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些问题乍一看简单明了,但一经考量,又能衍生出许多小问题来,例如‘为什么要有道德?’‘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就能得出标准答案呢?不过,其中可能也会涉及其他问题,比如,在面对种种诱惑之时,为什么要表现出道德?在那些极具诱惑力的事情里,又有哪些事是值得去做的?实际上,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有多个答案,而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能有此认知,已是进步。”
但其他问题也可能暗藏玄机。书中提出的“为什么事物会存在?”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尽管它被视为所有人都能提出的、最深奥的、哲学的基本问题,但受其深度及热度影响,它也成了一个无解的逻辑游戏。不过可能也不完全是这样,或许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下,每个人的想法其实都不一样,我们也不必因此而遗憾或为难。“猫不会一夜之间变成狗。事实上,我们认为所有的变化都只会发生在不变事物的安稳保护之下:自然法则决定了事物的持续模式。任何讲理的人都会希望事物能以相似的方式继续存在,那么,自然界中的一致性又要如何解释呢?这里我们便遇到了僵局。从表面来看,我们似乎需要给我们所发现的恒常性一个理由,要么依据经验证据来说明,要么靠数学逻辑之类的事物来解释;简单来说,要么是经验之后的‘后验’,要么是经验之前的‘先验’。然而,我们所拥有的后验知识所能告诉我们的是,如果某些事物会以其原本的模式继续存在,那么依赖于这些事物的其他事物也会持续存在。……我们的存在完全依赖于持续不断发生的精密调整,若是调整没有成功,那么转眼间一切便将灰飞烟灭。我们或许可以接受时间本身就要依照宇宙秩序运转这件事,而一旦这个秩序出现错误,时间也就走到了尽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概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自然规律将永存,也就是说,自然不会有任何时候不具规律性。但这也不是什么实质性的安慰。我们希望如果事物的恒常性能永恒存在,那么至少能持续到某个时间,比如下周三。要是有人说恒常性会永远存在,直到沧海桑田,但不幸的是下周三永远无法到来,因为下周二就是时间的尽头,那这未免有些扫兴。”最后,西蒙·布莱克本得出的结论是:“时间在变,与此同时,身处其中的我们也在不断改变。世界不停地转,沧海变桑田。虽说万物皆在变化,但也不会变化太多。变化终归有一个上限,也好在的确有这样的上限,我家的猫才不会突然开口讲话。”
事实上,不管写哪种与人类相关的文章,我们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展开内容—对不同的参与者和旁观者来说,不管是对政治决策,还是对家庭度假、人员纷争,感受都不尽相同。莎士比亚曾就爱情、战争、恐惧、野心等主题创作过多部流芳千古的戏剧作品,但没有人会相信莎士比亚给出了“标准答案”,也没有人会相信除此之外再没有值得讨论的内容。所以,西蒙·布莱克本试图让读者们熟悉这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广为人知的,有些则是围绕在人们身边的陷阱与困惑。如《时间会流逝吗?》:“在哲学中开始探讨时间的一大标准‘起式’就是引用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著名的谜题:‘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的时候,我倒清楚;有人问我的时候,我想说明,却茫然不解了。’我们是时间的产物,在时间中度过一生,但若想知道时间是什么,我们似乎又无能为力。我们或许会将时间想象成像水一样流逝的模样;我们会说到时间之流,说到过去的岁月,以及未来的时光。而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流动的现在。……不过,如果时间是流动的,那它的流速是多少?时间似乎只能像现在这样一秒又一秒、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地流逝,除此之外,似乎别无选择。但实际上,这并不是速率。……时间流动的速度并非唯一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它朝哪个方向流动呢?我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下,现在这个时刻正在悄无声息地向未来涌动。又或者时间并非向前流逝,而是向后流动?或许前进的并非‘现在’,而是时间之河将未来和现在的事件推到了过去?又或许,‘现在’原地不动,在未来事件的不断冲击下才变成了过去?这些答案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但也说明我们仍处于推理想象的阶段,还无法得出真正的结论。”
21世纪延续了20世纪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追求科学至上主义。破解人类基因组给人类带来了喜悦,生物学与医学有了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人文学科(譬如哲学)被推到了对立面,但就哲学家所做的解读人性这件事情而言,哲学是否应“归隐田园”,被蓬勃发展的科学所取代?在一些章节中,西蒙·布莱克本反思了人性科学的实际成就及未来。“我希望其中的缘由可以引发人们的思考,思考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以及我们应以怎样的方式思考和感受。”
西蒙·布莱克本在书中探讨了困扰人类的20个科学与哲学问题,分享了古往今来众多思想家的解释,可以说是对人类思想史独特、易懂、简洁的概括。正如读者所言:“哲学书的黄金标准有四点:展示提问的价值,激发思考,让探索未知领域成为一种乐趣,并使读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如果根据这些标准来判断,这本书就是符合黄金标准的哲学书。”“这本书会让你抛弃你知道的一切,让你每天都会怀疑,这也让它成为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它没有真正回答任何问题,而是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dandanxi6@qq.com